家,是我們心中的避風港,對孩子來說尤其重要。但是,父母許多無心的用語,往往卻成為對孩子的巨大傷害。現在,本文將為你剖析父母經常不當使用的6大教養關鍵詞,並且告訴你正確用法,以免傷及孩子的幼小心靈!


 


關鍵1:不行、不可以
    每天從幼兒園回家之後,小宇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打開電視收看他最愛的卡通片,而媽媽每天回家後的第一句話就是不可以看電視,然後硬生生地將電視關掉。
 
首先說明原
  這種情境經常在家中上演,許多大人主觀上認定不好的事,都會直接跟孩子說不可以,但是卻並未告訴孩子背後的原因。邱老師在此提醒各位父母,在說不可以前,應先清楚說明為什麼不可以。或者以聊天的方式引導孩子相互討論、共同解決,比如跟孩子通過協商的語氣來對話:這個卡通片要演30分鐘,可是我們等一下就要吃飯了,該怎麼辦?
     
另外,不妨用正向的提醒來代替負面的禁止,比如以我們要先吃飯來代替不準看電視。如果總是一味禁止,反而在提醒孩子要記得看電視,進而讓孩子對被禁止的事更有興趣。



避免行為僵化 讓孩子了解背後的原因,還有另一個重點是避免其行為出現僵化。曾經有一位媽媽特別擔心孩子的安全,所以要求孩子放學後都在公寓大門口等她,不能到其他人家中,當然也不能吃別人給的東西。媽媽一直要求孩子這麼做,孩子也乖乖聽話。但是。有一天媽媽在回家途中遭遇車禍,直接被送到醫院,而孩子就這樣一直站在門口等,當鄰居表示關心時,他也不敢搭理。直到媽媽醒來後,才想到我的孩子還在樓下等我。由此可見,孩子不明白在樓下等媽媽的原因,媽媽也未曾與孩子談到其他應變措施,所以孩子只是傻傻地聽話等著,以避免被責罵,久而久之就成了僵化的行為模式。





 關鍵2:等一
    
每個星期二的晚上,媽媽回到家中做完家事,往往還得加班。而小娜總是會發現一些新鮮事想和媽媽分享,所以在一旁說個不停,媽媽卻總是對她說:媽媽正在忙,你先等一下,好不好?” 
採用反應式傾
   在和孩子說過等一下之後,父母往往就沒有了下文,而且也不會留心自己說過這句話,但是孩子卻是滿心期待。不管等一下再說”“等一下再買,還是等一下再跟你玩,如果經常使用而又沒有下文,那麼這種前後不一致的說話方式就會讓孩子失去信任感。因此,在忙碌時不妨採用反應式傾聽,即先重復孩子的語意,然後表明自己在忙,比如:看來你很喜歡這個玩具呢!可是媽媽正在忙,等一下再聽你說,好不好?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,他自然也會尊重媽媽有事情要處理的狀況。不過,在忙完後一定要記得去做剛剛允諾孩子的事情。

  關鍵3:你看
    
小華正在學習自己吃飯,每次吃飯總是將時間拖得很長。這一天,2歲的小華又用手拿著西瓜往嘴巴裏塞,滴得衣服、桌面和地面上都是西瓜汁,於是媽媽忍不住大吼起來:你看你!髒死了,吃得像豬一樣!
” 


重視正向語 父母有權表達自己的情緒,但要特別留意自己的用字遣詞,很多時候可以稍微修正一下用法。就像上述情境中,父母只是無心發出去耐性的語氣詞,臉上也伴隨不滿的表情,而孩子也知道自己做了惹父母生氣的事。但是,如果父母沒有進一步解釋生氣的原因,就會讓孩子貶低自己。比如上面這個事例,就可以提醒孩子:我們要用叉子吃西瓜,這樣更方便。事後請孩子協助擦拭桌面和地面,這樣既能讓孩子吃得開心,又可學習協助媽媽做家務。 

培養自尊
 兩三歲的孩子正是自尊心開始萌芽的時候,而自尊來自正面經驗的累積,切勿隨便批評和嘲諷。如果父母壓抑不住情緒,直接把情緒性話語扔向孩子,那麼孩子只能感受到父母的憤怒和生氣,卻不知道錯在哪,時間一久,就會貶低自我價值。因此,父母需要先安撫情緒和處理當時的事件,而不是先發泄個人的情緒。 此外,有時父母還會因為自己心煩,從而對孩子錶現出不耐煩的樣子。請注意,不論自己不耐煩的原因是什麼,只要把自己的情緒反映到孩子身上,就應誠實地告訴他原因,如果純粹因為自己心煩,甚至要主動向孩子道歉。


 


關鍵4:我早就 
小康開心地拿自己完成的拼圖展示給媽媽看,媽媽卻來了一句:我早就說你可以拼好的嘛!上次沒拼好,一定是因為你不夠專心。” 


孩子犯錯的原 我早就說可能出現在孩子展現能力時,當父母說出我早就說你能做好,只是你之前不用心時,會讓孩子體味到挫折感。總將孩子以前沒做好的事拿出來做比較,有翻舊帳的意味,雖然仍然肯定其能力,卻也認為他其實早就能將事情做好,多少有點批評的味道。因此,這樣的說話方式確有不妥,孩子會認為自己做好了沒得到鼓勵,而沒做好的事情卻一再被提起。總之,和孩子說話時要懂得剎車,孩子做對了,給予鼓勵即可,切勿出現這樣翻舊帳的話語。 

另外一種經常出現的情況,就是父母多次告誡的事,孩子卻仍然一犯再犯,於是父母便會說我早就說,不要這樣做。其實,父母應該也能察覺到孩子是有意或無意地一再犯錯,如果認為孩子是無心的,那就告訴自己他是不小心的,便能稍微降下怒火,而在處理孩子所犯的錯誤時,則可以既認真又嚴肅地告訴孩子,為什麼在多次提醒的情況下還犯下這個錯誤,讓他練習自己說出原因,以達到修正的功效。如果孩子是有意犯錯,則需要正視其行為背後的原因,是否因平日受到忽略而想引起父母的注意,或是身心發展上有障礙。





 關鍵5:你一定  當小雅正在玩玩具時,父母不時在一旁叮嚀:等一下,你一定要自己收玩具。” 
讓孩子擁有判斷
  當父母經常說出你一定要你應該要的話語時,不妨先省視自己為什麼這麼說。是單純的命令以獲得控制孩子的成就感,還是將自己的期待加諸於孩子身上?如果確實是上述2種心態之一,那麼父母就要矯正自己的想法。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並非父母的附屬品。控制與責罵雖然可得到即時性的效果,卻會產生最大的後遺症。把孩子當作即將長大的成人,讓他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才是長久之針,這比單純地命令他一定要更重要,以免孩子未來缺乏判斷力,只知道盲從或因為反對而反對。 

避免缺乏信任
   父母因為擔心孩子玩完之後不懂得收拾玩具,便在事情還沒發生時就先行提醒,這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命令的口氣容易讓孩子有不被信任的感覺,這便是犯了預期失敗的謬誤。學齡前的孩子常將物品擬人化,有時使用他們的語言會使親子互動溝通更有效。所以,改口問問問孩子:玩完玩具要做什麼?,或以孩子的語氣說:玩完玩具後,也要讓玩具回家哦!用這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,他們對收拾玩具這件事就很容易接受。


關鍵6:不要
    
媽媽好不容易忙裏偷閒坐下來,看看自己最愛的電視劇,圓圓在一旁玩玩具,不僅在房子裏跑來跑去,還不時發出碰撞的聲音,導致媽媽聽不清楚劇中的對白,於是便告訴圓圓:不要吵!” 
讓孩子有宣泄的渠
 :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:請你記住,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’”。他們需要有時間、有空間去玩耍,而玩就是單純的玩,不是為了學習技巧而玩。是孩子的天職,爸爸媽媽一定要接納孩子需要玩的特性,而遊戲時自然會發出聲音。再者來說,城市裏的孩子往往比較缺乏活動空間,精力無法發泄,因此父母必須仔細思考,孩子是否真的缺乏遊戲空間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就請為孩子規劃一段到戶外跑跳的時間,或者在家中安排安全合適的區域,既讓孩子充分發泄精力,又不必擔心被責罵。在已經得到足夠的遊戲時間和空間後,如果孩子仍然在家中大聲遊戲而吵到其他人,父母就要明確地告訴他,可以玩遊戲,但是不能妨礙到別人。如果孩子沒有消耗精力的渠道,卻又在正常發泄精力時一再被父母責罵,那只會摧毀他的自信心,因為他只是在單純的遊戲,卻總是惹得父母不高興。


 


資料來自 摩尼網 如有侵權請告知以便刪除  謝謝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夜貓子の心靈饗宴 的頭像
    夜貓子の心靈饗宴

    ✿ღ 夜貓子の心靈饗宴 ღ✿

    夜貓子の心靈饗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