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經營出現問題,往往能找出相當多的解決方式,
如果無法認清問題本質,跳脫傳統邏輯,可能因思維僵化使解決方案事倍功半。
經營思維/電扇vs.X光機
【經濟日報╱吳嵩浩】
曾有一家大型的肥皂廠,因自動化包裝良率低,
發生肥皂未裝進紙盒內就出貨,導致客訴暴增。
管理者要求工程師解決這個問題,但紙盒內究竟有沒有裝入肥皂,
工程師認為無法在出貨前光靠外觀來判斷,
於是這群工程師決定投入資金採購X光機並增派人力,
在出貨時來檢查是否有不良產品。
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一家較小型的肥皂廠,
但這家工廠沒有足夠的資金增添X光機器及人力,
於是一位基層員工想到簡單的解決方法,
就是用幾台電風扇放在生產線末端對著肥皂盒吹,
沒有裝肥皂的貨品因為重量不足被吹離生產線,用簡單的方法就解決了問題。
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,在總裁學苑課程中分享這個故事。
他表示,企業一定有能力提出比問題更多的解決方法,
因為解決問題過程中,腦子裡會出現多種想法,
只要把問題的「因」找出來,自然能將複雜的問題變簡單,
找到最簡單的解決方式。
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很多,巧妙差異各有不同,
主要關鍵在人的思維,跳出傳統思維才能避免事倍功半。
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管理顧問查理斯‧吉德林也提出「吉德林法則」,
就是把難題清楚寫出來,等於解決一半的困難,
只有先認清問題,才能以最好的方法解決問題。
他認為企業與個人都會面臨難題,要有效解決難題沒有一個固定規律,
但成功也不是毫無程式可循,必須先看清難題的關鍵,
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,再透過具體實行就能完全改善。
故事中的大型肥皂廠,將包裝良率過低問題所在,
認定為「無法透視紙盒」,以增購機器解決「透視」問題,這是沒有認清問題所在。
反之,小型工廠了解問題在「紙盒內沒有產品」,
所以未朝向解決「透視」問題而增添機器與人力,
最後用電風扇打敗了X光機,這就是認清問題能為企業帶來的益處。
引用自 經營思維/電扇vs.X光機 【2010/10/29 經濟日報】
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