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倚高枝縱繁響 也應回首顧螳螂


固執的人,聽不進別人的勸諫;尖酸的人,說不出動人的言語。人與人相處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種智慧,讓別人接受你的忠告,還感激你的恩義,這就是最好的心靈互通和真情交流。

人類常犯了一個最大的通病,就是規勸別人時多單刀直入,一番好意反而變成諸多誤會,所以勸說別人,要多採旁敲側引的間接法,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潛移默化作用,這種微言諷諭手法,運用之妙,全憑心智的導引。

相反地,你吱吱喳喳的勸個不停,對方不但不領情,反而嫌你嘮叨。做人本來就不容易,明明是一句好話,有時因為你運用的不得體,以致招惹了禍端,這是愚蠢,也是無知。

人有迷糊時候,也有失察當兒,這時很需要別人的關懷和指點迷津,但你既不能挖他瘡疤,也不該拆他後台,最好方法是用委婉的語氣表達深切關注,指引他去認識問題的核心,化解他內心的偏見和疑慮,發覺到自己的執著與失誤,接納對方的觀點,重建思想邏輯。人的神經通路,有時會出現暫時性阻塞,一經開啟,當能暢通無比。

在人生過程中,不會是平順無阻的,你不僅要有耐性,還必須有定見,把自己心靈之窗敞開,看看別人,想想自己,不能永遠兜著自己死腦筋旋轉,設法逃脫這些束縛,萬萬不可將善意扭曲,用自己的一貫錯誤見解去衡量事實真相,使思想中心偏離正軌,成了生活的累贅。

有時一句話猶如一部經典,可以使人豁然醒悟過來,這就是所謂「茅塞頓開」。君子修道立德,就像「芝蘭生於深根」,要不斷吐露幽香。你要成為別人的學習對象,不是把自己纏進別人思維裡,而找不到出口,牧者是帶著羊群走出迷失的荒野,讓羊活得瀟灑自在,絕不是增加羊的痛苦。老一代人常說:「勸善當期其可受」,又說「攻人之惡毋太嚴,要思其堪受」,如果勸了半天,竟然令對方老羞成怒,豈不弄巧成拙,正如柯立芝(S. Coleridge)所形容「勸告如同下雪,愈是輕柔地飄落,愈能滲入人心」,這是何等有智慧的語絲。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夜貓子の心靈饗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