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對孩子的愛,在孩子眼中,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,只有那種無條件的愛,才能夠促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。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前,一直需要父母的愛陪伴他成長、給予他能量,越是弱小的時候,對這種愛的需要越強烈。父母無條件的愛,應該是永遠存在的,就像我們周圍的空氣那樣自然存在。

在孩子嬰兒時期,這種愛的表達,是最直接最甜蜜的,那個階段的父母,更多感受到的是養育的快樂和成長的滿足但是,當孩子逐漸長大當孩子開始發現自我、開始具有自己的主見和思維方式之後,就會不斷地和父母發生碰撞和摩擦,此時,父母不再是任何事情都順應孩子、滿足孩子,但是,愛是不變的。

孩子從2歲開始就踏上了尋求自我之路,他強烈地需要感受自我的力量,但是那種力量很弱小,需要父母的愛來支撐,從而幫助孩子變得強大。這個階段,孩子既需要尋找自我,也需要尋找父母的愛。如果因為一些事情,孩子看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,他就需要反复地去尋找和驗證。

就像“逃家小兔”裡面的那隻小兔子,他既想感受自我的力量、又想證明媽媽對他的愛。而兔子媽媽所做的,正是孩子們最需要的,也是媽媽們最應該學習的。儘管在兔媽媽眼中,小兔子的自我(離家出走)很可笑,但是,媽媽沒有說“你走吧!我倒是要看看你能走多遠。”那樣只能讓孩子感受自己的無能和弱小,更無法感知媽媽對他的愛。此時,媽媽的愛就充分錶現在:“不管你走到哪裡,我的愛都會跟著你,隨時歡迎你回到我溫暖的懷抱,因為我是你的媽媽。”

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,裡面對比了兩位媽媽的做法。

一個是中國的媽媽。她的孩子會走路之後,在外面經常亂跑,為了避免孩子走失(這是愛),有一次逛商場,當孩子自己走遠、發現找不到媽媽時,悄悄跟在後面的媽媽卻躲起來,直到孩子哭得昏天黑地、惶恐萬分的時候,媽媽才出現,對孩子說:“你看,以後再亂走就找不到媽媽了。”後來,孩子外出時,再也沒有擅自跑開,不管去哪裡都緊緊拉著媽媽的手,生怕媽媽消失(對愛的不確定)。

另一位是美國媽媽。她和孩子一起出去的時候,孩子在前面玩,她在後面緊緊跟隨,但是不打擾孩子(這也是愛);每當孩子回頭看的時候,都能看到媽媽微笑和鼓勵的目光。孩子於是大膽前行,過去的經驗告訴他,無論自己走到哪裡,媽媽都會在身後(對愛的確定)。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,內心是強大的,不需要反复去尋找媽媽的愛,他能夠大膽地去探索、發展和成長自我。

還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叫“大衛不可以”,那裡面的場景,可能是我們日常育兒生活中更常見的。小男孩大衛很淘氣,不按時吃飯睡覺、還總是弄髒這個打壞那個,於是經常遭到媽媽說“大衛不可以! ”有一次大衛闖了禍被媽媽懲罰坐在角落,他傷心地哭泣(我想,此時的大衛還小吧,要是換成那個離家小兔或者是好好同學,可能就會說“我不讓你做我媽媽了,我要離家出走了!”),媽媽對大衛說:“寶貝來這裡。 ”“大衛乖,媽媽愛你! ”最後一頁的場景是大衛幸福地依偎在媽媽懷裡。

好好超級喜歡這個故事,因為那個大衛調皮搗蛋的樣子,讓她覺得無比親切又開心,而每次講到最後“寶貝來這裡...媽媽愛你!”時,好好也總是笑著、幸福地把頭埋到我的懷裡。當孩子還很弱小的時候,媽媽的批評,可能就會讓孩子以為媽媽不愛他了,這會讓孩子很恐懼,他需要通過反复的驗證,來明確一件事:即使我做錯了,媽媽也是愛我的!


教養孩子的過程中,我們不可能一味地縱容孩子,需要給孩子定規則、立界限,而父母這種愛,最能幫助孩子接受規則和界限,幫助孩子順利發展為一個適應社會的人,同時,更能教會孩子怎樣去愛別人:充分享有父母的愛,孩子能夠養成開朗的人生觀,這會為他今後擁有幸福人生奠定基礎。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夜貓子の心靈饗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